升學解碼

留港升讀大學或出國的選擇

最近中學試放榜季節,有些同學面對留港升讀大學或出國的選擇,因此有家長徵詢我的意見。畢竟現在世界有點動盪,心裏覺得未必很安全;另外海外升學學費高漲,家長負擔沉重,如能在香港升學是否比海外遜色?應該去嗎?如何選擇?

 

家長對子女海外留學的期望,隨着時代的轉變而變得複雜,家長的單方期望未必能最後能達到。首先,以最普遍家長對子女海外留學的期望一般如下:

 

‧希望轉換賽道,若子女不適合東方填鴨式教育,減少競爭,送到外國以西方學習模式,增加升讀大學的勝數。

最理想得到亮麗學歷,到名牌大學,最後找到理想高薪厚職工作;

‧學好英文,擴闊視野,學習獨立;

‧如適合,大學畢業後增加移民機會;

 

當然,每個家庭都專注栽培自己子女,按照家庭的價值觀,定下不同的期望、升學策略及時間表,但家長未必有整個教育發展及改變趨勢的整存觀。從千禧年大學開始普及化,大學學位數量在二十多年來急速膨脹,供過於求。以香港為例,本港政府在2000年要求大學學位普及化,由當時的15%在十年內要增加至60%,大學學位急速上升,從副學士到私立大學都相繼辦學,結果大學普及化提早達標。現在大學學位的含金量與上一代比較,相對地已經貶值,當年大學生畢業得到高薪厚職這個程式已經不成立。

 

一間海外普通大學讀回來的學士學位,與本地畢業生比較,未必顯得有太大的優勢,更何況在現在經濟下行的環境。據說外國名牌大學回來,也不是一下子一個大行的offer。還有,現在子女Gen Z的年代,熱愛自由,要work-life balance,年輕人都不喜歡做傳統行業固定工作,讀完大學畢業,甚至是高材生以至醫科畢業生,都不願意投入朝九晚五的刻板工作。這些故事我聽得多了,大學畢業只是代表對父母有交代,不代表是自己喜愛做的事情。

 

另外,更值得關注的是,留學生學習面對更大的精神壓力,由適應新生活及面對父母期望的壓力,不少在外升學構成情緒病,引致在我難以完成學業。精神健康情況已經成各大海外大學的重要關注點。除此之外,移民政策名額收緊,如果選讀的不是當前國家需要的熱門技能,讀書移民的勝數便大打折扣。例如,加拿大政府去年11月收緊對於計劃畢業後留在加拿大發展的國際學生,最高可有畢業後三年工作簽證(PGWP),留學生申請PGWP時必須與加國的勞工市場對口,即留學生必須就讀符合工作許可的學術領域,並把它們歸納為五類,必須從與加拿大長期短缺的某些職業相關的課程畢業。研究領域分為五大類:農業、科學和工程、貿易、衛生保健、運輸。

 

從準備學費的角度來看,我們活在一個疫情後高通脹、經濟步伐放緩的時代,全球高校及私立學校學費高昂。如果在中學階段已開始海外升學,根據某銀行問卷調查,子女從中學開始到完成大學,以在英國留學為例,七年的費用不少於港幣四百萬元,亦不排除學費會繼續增加。在英國完成一個三年的學位,如果一切順利的話,將花費不少於二百萬港幣。另外,若子女學習不順或中途有波折,開支極有可能增加。

 

今時今日考慮把子女送到外國升學,家長要考量的事情要更詳細,從情意結、理想期望、現實、子女心理健康及經濟開支上都不容忽視。不過,既然決定了適合子女教育的話,就緊握子女的手在這急速變幻的世代,共同擁抱升學風浪。

 

陳筱芬教育博士
星島求職廣場出版人及行政總裁

立即發送問題﹕
 

從小在英國寄宿中學開始,在英國倫敦生活了15年,對當地生活和地區非常熟悉。陳博士就讀優質海外學府,畢業於英國倫敦大學英皇學院科學學士、帝國學院大學科學碩士,布里斯託大學教育行政管理和政策研究博士。她對本地和海外升學出路瞭如指掌,廣受家長和留學生歡迎。

 

最新文章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上一頁下一頁
精選文章
優質寄宿中學選校策略
「讀寫障礙」少年到海外升學
留學美國「倒數」家長如何部署系列
《劃出生涯路》 生涯規劃 - 職業性向探索系列
STEM 創科教育之升學路
STEM 創科教育之生涯規劃
國際學校
三大主流國際學校高中課程比較
投資英國倫敦優秀公立學校校網區
海外升學五大部署
不同行業的專業人士
加拿大名牌大學巡禮
選校抉擇前的凖備-「打開優質海外升學之門」
留學英國大學
選校抉擇前的凖備-「打開優質海外升學之門」
大學生的另類求職裝備
大學生規劃事業路
創科年代的 Graduate Trainee
讀寫障礙學生到海外升學的考慮
在港讀新晉國際學校
企業社會責任:基層青少年的暑期職場體驗
由傳統小學走進國際學校 港生大變身
修讀IB課程 為赴美升讀大學鋪路
高中升學出路 幼兒教育前景躍進的「黃金十年」
GCE A level 成績能否直接申請美國大學?
GCE A-Level 成績 可兌換在校學分
家長應與子女一起面對DSE放榜 
拆解轉讀本地國際學校的十個家長迷思
哪一間本地國際學校的中文課程比較好? 程度比較高?
拆解本地國際學校 IGCSE學制的中文課程
優質寄宿中學選校策略 因材選校
優質寄宿中學選校策略 先看教育理念
加拿大溫哥華公立學校Mini School
跳出本地傳統名校框框 轉讀國際學校學生故事

海外寄宿中學